04
6 月
美国税法规定任何business都必须给该business所有的independent contractor (通常来讲都是individual) 发1099MISC. 那么什么是independent contractor呢?就是指一个人给一个Business提供了某种服务,之后也对应的也拿了一些报酬,而这个人又不能算作这个business的employee,那么这个人就是个independent contractor. Independent contractor收到1099MISC之后,要把上面box 7显示的数作为income上报,而发1099MISC的business也可以claim相应的expense. 但是发1099MISC的前提产生的amount大于一定数额。 如果收入小于$400, 则不会收到1099MISC. 另外你拿到1099MISC与你是不是resident无关。如果你是non resident, 只要你的工作是合法的(比如用F1签证的OPT或者CPT工作),拿到1099MISC也无所谓,你只是需要把1099MISC上所显示的钱作为报税收入即可(Sch C income).
需要指出的是,上面所指的1099MISC是说box 7... read more
31
7 月
从今年7月1日起,《非居民金融账户涉税信息尽职调查管理办法》将正式施行,这标志着中国版CRS将启动。CRS带来的不仅仅是面临征税的问题,还有“露富”等财富及个人隐私的担忧。
CRS影响的六类人群,你在其中吗?
1.已经移民海外的中国人
不要以为移民就安全了!无论你是否保留中国国籍、是否在境内居住,你在境内的金融账户信息都会被税务总局交换到移民国税务当局。
如果你在中国境内的大量金融资产没有申报,那么极有可能面临移民国的税务补缴及各种罚金,甚至刑事责任。
2.海外有资产配置
在境外(包括香港)有金融资产(包括:存款帐户、托管帐户、现金价值保单、年金合同、证券帐户、期货帐户、持有金融机构的股权/债权权益等等)
比如你有中国居民身份证,在英国存了1000万英镑存款,那么英国就会将你的存款报给国家税务总局。
3.在海外持有壳公司投资理财
许多中国富豪喜欢在维尔京群岛或开曼群岛开设离岸控股公司,然后以公司的名义在各家金融机构开户,持有境外的基金、股票等等。根据CRS协议内容,这种形式的避税将无路可走。
4.在海外买了大额高额人寿保险
去年流行了一股香港保险热,内地人纷纷跑去香港买保险。于是,香港立法机构在6月30号出台了《2016税务修订第3号条例》。根据该条例,香港的保险公司必须将境内客户的大额保单资产信息披露给国家税务总局。这个披露不仅仅是2017年新买的保单,而是包括了历史上已经购买的所有保单。
5.已设立海外家族信托
中国首批富豪几乎都在海外设立了家族信托,他们最喜欢设立家族信托的法域有维尔京群岛、库克群岛、耿西岛、新加坡、香港、新西兰、开曼群岛等等,可惜的是大部分家族信托法域都成为这次CRS签约国,而且,CRS协议内容规定:已设立的家族信托有关信息也要被披露,包括家族信托的委托人(即财产授予人)、保护人、受托人(通过是信托机构)、受益人。
6.在境外设立公司从事国际贸易的老板
目前,大量企业主经营有国际业务,而且利用在英属维吉尼亚群岛、开曼群岛等“税收天堂”成立的壳公司进行收款及向股东分配利润,充分享受低税率带来的优惠,同时由于国内税务机关难以获取相关信息,企业主也甚少主动申报,从壳公司分配到的利润也极少缴纳个人所得税。
对于这些老板来说,一旦被税局查到他们在境外有巨额收入没申报的,不仅要面临大额的个税补缴,还可能被征收25%的企业所得税,综合税率最高可达40%!
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地区)加入了CRS框架进行金融账户信息的互换,其中被认为是“避税天堂”的百慕大、英属维尔京群岛、开曼群岛、瑞士等一些国家或地区赫然在列。
已承诺实施标准的100个国家(地区)
不论金额大小,个人和企业的境外金融账户信息都将被我国税局清楚掌握。
所以,那些在海外有金融资产、有壳公司投资、有高额人寿保险和有家族信托结构的人,那些想借境外账户逃避税收的个人和企业,都将受到影响!
另外,护照移民项目,一直以来都备受高净值人群的青睐。很多国家具有免税或低税特点,并认可双国籍。如圣基茨护照、塞浦路斯护照项目等,CRS来袭,无疑令护照类项目更加瞩目。
选择非CRS参与国——美国
CRS虽然是建立在美国FATCA条款的基础上,但值得注意的是,但包括美国在内的100多个国家或地区未加入CRS。全球金融机构需要向美国税务机关报送疑似美国税务居民的金融账户信息,但美国暂时不跟其他国家进行金融账户涉税信息交换。
简单来说,中国外流资金喜欢的目的地美国跟中国暂时没有交换基础。毋庸置疑,在全球局势变化、人民币贬值、美联储加息的背景下,美国EB-5投资移民将是资本追逐的热点,并将愈演愈烈。
read more
27
4 月
如果寄出报税表之后才发现错误,您可能需要修正已申报的税表。税务中心可能在报税表上更正数学上的计算错误,并接受漏附某些表格或附件的报税表。在这些情况下,不须更改您的报税表!但是如果您的报税表身份、您的收入、扣除或抵免优惠是不正确的或有所改变,您需提交一份更正的报税表。
使用1040X表【更正税表申请书】以更正以前提交的1040表,1040A表,1010EZ表,1040NR,或1040NR – EZ表。如果您是申请额外的退税,请先等到您收到原先申请的退税之后再开始进行( 您可以兑现那张支票 )。如果您在那一年还欠了额外的税,而尚未超过该纳税年度截止日,在截止日期前提交1040X表并支付税款可避免罚款和利息。截止日如果在星期六,星期日或法定假日,截止日将延迟到下一个营业日。1040X表格说明列出了税务中心的地址。
你要更正的每一年的报税表都要分别提交一份1040X表。每份表格放在分别的信封中寄出。务必将您更正的年度填在1040X表的最上方。这份表格有三栏。A栏为原来报税表上的原始或是调整后数字。C栏为更正后的数字。A栏和C栏之间的差异在B栏。表格的背面的一处解释了具体变动和每项变动的原因。附上任何因为变动而受到影响的表格和附件。通常要求退税,必须在您原始申报日起的3年内或在您完税日起的2年之内提交1040X表,以较迟的日期为准。在截止报税日期前申报的税表 ( 不考虑延期 )被视为于到期日申报。
‧ 附上任何因为修改而有所变动的表格或附件,包括在原始申报的报税表提出后才收到的任何W-2表。税务表格可拨打800-829-3676或查寻国税局网站取得。
‧ 修改后的税表更正税表申请书不能以电子报税方式提交。
‧ 处理1040X表的正常时间是从国税局收到之日起8至12周。
read more
17
7 月
众所周知,美国有着非常严格的全球征税政策,投资者办理美国移民后,也必须将收入进行正规的报税纳税。国人移民美国的脚步随之加快,纳税自然成为了不可忽视的一点。而且,越来越多的纳税人收到税务局的审查,广大纳税人也从关心报税退税转为担心报税后国税局的查税。
国税局查税是指IRS对企业或个人的税表的相关账簿和其他财政记录进行核查,以确保纳税人依据税法提供真实的信息,其所申报的金额亦为准确的应纳税金。
值得投资者注意的是:国税局对某纳税人进行查税并不一定意味着该纳税人的税表存在疑点或错误。IRS采用许多方法来挑选被查税人,其中就包括随机抽样和电脑自动筛选,这意味着IRS只是简单的根据一些统计公式来挑选纳税人。另外,IRS也会运用文档匹配的方式来选出候选人。也就是说当纳税人的纳税文件出现不一致的情况,如W2与雇主申报的不一样,就有可能被IRS抽中。IRS还会用相关检查的方式挑选纳税人,即纳税人与别的纳税人发生交易事项,如果是合伙人或投资者,IRS就会检查合伙人之间的利益分配申报是否一致。纳税人填报Form 1040X来更改原始报税单并不会影响IRS的挑选程序。
根据统计数据,此前只有大约1.1%的纳税人会被IRS要求审查。而近年来,由于美国经济的不景气,越来越多的纳税人受到税务局的审查。当然,纳税人的收入越高,被查税的概率也随着变高。另外,有ScheduleC收入的纳税人也比只有工资收入的纳税人更可能受到IRS的查税。
当被查税人确定后,IRS会通过信件的方式通知纳税人。目前,IRS并不会以电子邮件方式通知被查税人。纳税人还会收到一份需提供资料文件的详细清单。税法要求纳税人保留以前3个财政年度的报税单及相关财政资料,工资单则需保留6年。
通常,查税员会在现有材料的基础上开始查税工作,而不是将查税延期。IRS的查税常常涵盖过去3年的报税单,如发现重大错误,IRS会要求检查更多资料,但通常不会超过6年。
IRS查税通常会通过三种方式来完成:
第一:是通讯查税(Correspondence Audit),这也是三种查税方式中最简单的一种。纳税人不必和IRS的查税员见面,只需将要求的资料邮寄给国税局即可。
第二:是实地检查(Field Audit),即IRS的查税员会前往纳税人的家中或办公地点进行实地检查,以确定纳税人的住家确实是用作办公室,或了解纳税人的生意是如何运作等相关情况。
第三:是国税局办公室查税(Office Audit),即IRS会要求纳税人前往国税局的办公室与查税员直接面谈并提供所需材料。纳税人可以向IRS要求更改查税的地点,但不一定会被批准。
虽然谁都不希望被查税,但是如果有那么一天,还是要提早有个心理准备,那么对于从没有经历过的人来说,怎么知道自己被国税局盯上了呢?
据IRS官网介绍,IRS会以邮件形式告知纳税人被列入查税名单。在审计之前,国税局会通知补交的材料,如果期间有任何变化,国税局也会及时更新细节并详细解释。
特别提醒:
1、IRS绝对不会通过电子邮件或其他形式通知。如果有华人收到电话或者邮件以为的审计通知,比如电子邮件、短信等,那么一定不是来自IRS,会有诈骗团伙打着国税局的幌子去骗去补税款。
2、IRS不会通过电话询问被审查纳税人的信用卡、借记卡等银行卡信息。可以在IRS官网搜索“Scam”查看更多关于诈骗的案例,这样如果真的有一个遇到也可以见招拆招,指破骗局。
3、IRS工作人员绝不会对纳税人使用诸如逮捕,没收财产等威胁性语言。
其实就算收到调查邮件也不要自乱阵脚,太过于慌张。一般来说都会先收到国税局通知,要求补交材料或文件。那么我们在接到通知后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在收到查税通知时,建议至少等十天后再回复国税局;
2、前国税局官员提醒,纳税人一定要坚定一点,那就是国税局需要什么纳税人就提供什么。不要多此一举提交一些跟要求无关的材料,以免节外生枝,惹出不必要的麻烦;
3、在稽查人员面前,要保持好的沟通交流态度,诚实不要撒谎;
4、如果被要求亲自到国税局办公室或国税局要到营业处查缉时,最好把稽查日订在接到通知的四周到六周以后。
查税结束后,应缴税金可能保持不变,也可能出现改变。当纳税人对查税结果产生异议时,IRS会进行进一步的查税工作。
很多人觉得辛苦了一年,挣得不多,到头来巨额税款都上交给了国家,到了报税季就想尽办法抠出一些扣除项,巴望着能多一些退税!然而在报税这件事情上,千万不要抱有侥幸心理,不要觉得美国那么多人不会查到你的头上。怕的就是如果哪天时运不佳,被国税局盯上,可能血本无归。
read more
09
9 月
重大!加拿大决定,明年7月1日后把所有在加的中国人财产信息(房产,银行存款等)统统交给中国!
就在G20会议杭州如火如荼举行时,一则消息补再次确认:明年7月1日起,加拿大税务局(CRA)将把所有非加拿大公民(只要你不拿加拿大护照的!包括:留学生,旅游者,访问人员,持枫叶卡的移民)在加拿大买房,投资股票,以及银行开户和余额,个人资产细节和个人信息等情况统统交给中国政府!
这就意味着,"明年不要说你在加拿大买房了!如果你不是加拿大籍,只要你在银行里存点钱,加拿大税务局都会把这些信息交给中国。"
讲真话,真不是加拿大要为难这些中国富人!
这是因为!根据国际经合组织OECD框架下达成的CommonReporting Standard国际协定,101个国家必须从明年起开始公开信息交换,打击逃税。
根据经合组织OECD中文官网的信息批露,加拿大是在今年5月才同意签属这项协议的(要知道,加拿大一直是最注意个人隐私保护的国家)。
同时签属的还有,冰岛,印度,以色列,新西兰和中国。。。
中国国家税务总局第一时间在网官公布了和加拿大达成协议,并附了照片。
至此,我们可以说明年7月1日起,加拿大再不是中国富人们藏钱,"逼风头"的好地方了!
中国富人将在加拿大财富"裸奔"!无论你是留学生,旅游者,访问人员,还是持枫叶卡的移民(未入籍)。只要你不是加拿大公民,加拿大税务局(CRA)将把以下信息交给中国政府:
基本类别:包括姓名、身份号码、住址、生日,以及账户号码、账户余额等,房产,股票持有,其它实物资产等;披露的内容很可能还包括相关账户中每年出现的重大交易情况。
在具体执行止,加拿大联邦税务局(CRA)将会要求加国各金融机构、保险公司提供他们搜集到的在加拿大境内投资、置产的非税务居民(non-residents)资产及个人信息资料后,统一转交中国。
根据现有的数据,加拿大在中国人转移资产目的地排前3位,比重更是达到惊人的16%!
如果一个人被认为是中国的税务居民,其在境外开设的账户信息,无论是在加拿大,香港、新加坡、英国、澳大利亚、瑞士等国家和地区开设,均需向中国税务机关提供信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中内容,基本所有持有中国护照的个人均自动被视为中国税务居民了!
根据以上情况,有税务专家指出,明年后有3类人在加拿大最危险!
第一, 中国留学生的父母们。他们可能在加拿大为孩子开立账户并有存款;他们可能在加拿大为孩子购买房产,但无法说明资产来源,并无法交待资金的交税情况。
第二,一部分加拿大人为了逃税,之前把部分资产放在中国亲属(非税务居民)名下以达到少缴税的目地。
第三,以游客身份来加拿大开户并转移资金和资产到加拿大金融机构的中国富人们。
总之,CRS实施后,中国富人们的灰色资产将会有大麻烦了!毕竟,财富被"裸晒"后的结果大家都懂得。
微信 WeChat – QR Code
如果有问题,请扫描加微信号咨询,或
美国华商财税 | www.cpahsi.com
909-594-7272 USA 美国 | 950-13584-40503 CHINA 中国
1313 N GRAND AVE, WALNUT, CA 91789
ustaxnservices@gmail.com | mail@ustaxnservices.com
北京时间 ... read more
10
12 月
税收是美国支撑提供财政经费来源,维持经济正常运转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在美国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率因美国经济兴衰、战争的爆发、政府的更迭以及立法的修改而波动。经过上百年的不断修改和更新,美国的税收制度可谓是非常完善。总体而言,美国的税可分为以下几类,联邦税、州税和地方税;从税种看,有个人收入所得税、公司收入所得税、社会安全福利保障税和健康医疗税、销售税、财产税、地产税、遗产税、礼品税、消费税等;从税率看又分为单一税率、累进税率和递减率税;在税收的计量上有可分为从量税和从价税。以下简要介绍美国有关的税。
联邦税(Federal Tax)
联邦税顾名思义就是由联邦政府征收的税负。联邦收入所得税主要用于支付国防开支项目、外交事务开支、执法费用,以及支付国债利息等。在各种联邦税中,收入所得税占主要地位。主要是个人收入所得税和社会安全福利保障税,其次是公司收入所得税。联邦遗产税、礼品税和货物消费税在联邦财政总收入中所占比例则很小。以2004年为例,在联邦总税收中,个人收入所得税所占比例为43%,社会安全福利保障税为39%,公司收入所得税为10%,货物消费税 为4%,其余的4%为遗产税、礼品税和其他税收。
州税及地方税(State and Local Taxes)
美国的联邦税和州税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纳税人在报税时,需填写不同的表格。美国各州和地方的税收主要来自交易税(如按从量税或从价税征收的销售税)、收入所得税和财产税。涉及普通公民的税种主要是收入所得税、交易税、房地产税和汽车燃油税。
各州可根据本州立法机构制定的有关法律和经济发展水平和税收来源的充裕程度等设立不同的税种和相关税率。生活水平较高的州如美国东北地区州的总体税率水平要高于南部的州,而有些州,如阿拉斯加州,由于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充裕的税源,因此该州不但没有州销售税和收入所得税,该州居民在交税后还可以获得部分税收返还的优惠待遇。有些州免征食品、药物的销售税,佛罗里达州免征个人收入所得税,内华达、南达科他、得克萨斯、华盛顿和怀俄明等州则免征个人和公司收入所得税,但可能会征收特许权税或使用税,还有些州规定纳税人可以用所交的某些州税抵扣相同的联邦税。
个人收入所得税(Individual Income Tax)
个人收入所得税又称个税,是联邦政府税收的主要来源。个税的征收原则是“挣钱就需缴税”(pay-as-you-earn)。个人收入所得税的缴付方式主要有四种:夫妻联合报税、夫妻分别报税、以家庭户主形式报税和单身个人报税。个人收入主要包括工资、年薪、小费、利息和股息收入、租金、特许使用费、信托、博采、赌博、遗产、年金、赡养费收入、投资收入和商业经营收入等。个人收入所得税采用累进税率制,税率按收入的不同分为10%、15%、25%、28%、33%和35%多个税级档次。
公司收入所得税(Corporate Income Taxes)
公司收入所得税又称公司税,是联邦政府继个税和社会安全福利保障税之后的第三大联邦税进项。该税采用累进税率制,税率分别为15%、25%、34%和35%。
各州为扩大就业水平,增加财政收入,均推出针对公司实体的投资鼓励政策,具体体现在税收的优惠措施上。一般而言,各州的经济发展促进部门欢迎无污染或较少污染、投资金额大、科技含量高、能够为当地提供就业机会和带动一方经济发展的公司实体在营业税、收入所得税、原材料购置税等方面会给以较大优惠的免抵扣额度。以佐治亚州为例,该州按宏观经济发展规划将该州划分为四类地区,第一类为最不发达地区,因而出台的鼓励措施也最优惠,该州规定,投资于制造业、通讯业、仓储分销业、研发、信息处理(如数据、信息、软件等)和旅游业的公司,所提供的每一个工作职位5年内每年可抵免750-4000美元的公司所得税。如投资于港口设施的项目可使进出于佐治亚州境内港口的运输吞吐两大幅增加,则每个工作岗位可再抵免1250美元。如投资于制造业或通讯领域,营业三年以上,且投资金额超过5万美元以上,可申请投资税收优惠,比例为投资金额的1-5%,用于抵免当年应缴的公司所得税,如投资于可回收利用设备、污染控制设备或军品转民品的生产企业,可享受3-8%的税收抵免。如投资方将公司总部或分公司设于该州,,投资项目创造至少50个工作岗位,投资金额超过100万美元,且支付给当地雇员的工资超过当地平均工资水平,则可享受设立公司总部税收优惠。如国支付给员工的工资超过当地平均工资水平的两倍,则每个岗位每年可抵免5000美元当年该公司的公司所得税。该优惠期为5年。公司用于对所雇佣员工的部分再培训费用可用于抵免当年该公司的公司所得税。另外,公司为雇员购买、建造合格的儿童看护设施和场地所支出的费用也可用于抵免公司所得税。
社会安全福利保障和老年保健医疗税(Social Security and Medicare Tax)
社会安全福利保障和老年保健医疗税又称社安税或联邦保险捐助法税。该税收入主要用于为退休工人和残疾工人及其抚养人提供福利。社会安全福利保障和老年保健医疗税占纳税人薪资收入的15.3%,由雇主和雇员各承担百分之五十,即7.65%,其中社会安全福利保障税占6.2%,老年保健医疗税占1.45%。社安税在发放工资或佣金时由雇主代扣。
遗产税和礼品税(Estate and gift Tax)
联邦遗产税适用于公民死亡时财产的转移。遗产税有别于继承税(Inheritance Tax)的主要区别在于遗产税的征收对象是遗产,而继承税的征收对象是即承人。遗产税税率根据遗产价值的大小从18%至48%不等。与联邦遗产税项配套的是联邦礼品税,开征该税的目的主要是为防止个人在生前以礼品赠送的名义将遗产转移给后人。根据税法,已婚夫妇每人每年可赠送给每一位子女14,000美元(这个数字每年上升)的免税礼品,超过部分则须交纳礼品税。由于遗产可以不受限制地转移给尚健在的配偶,或可以扣除遗产管理费用后将遗产转移给慈善机构等,因此遗产税和礼品税在联邦税收体制中所占比例很小,2015财政年度中其在联邦税收总值中的比例仅为1.3%。
货物税(消费税)(Sales Tax... read more
22
4 月
对做生意的人士来说,有时候现金支取上万美元,在存、转、支取时,为避麻烦、故意以低于一万美元的上限交易,这种习惯很容易让你登上国税局的“黑名单”,被怀疑有“拆分洗钱”的嫌疑。面对这类指控,国税局最关心的问题是“你在逃避什么?”我们一起来学习在美存钱你应该要懂的法律。
根据众议院筹款委员会在2016年5月26日举行的听证会上,透露从2012年,全美约有600多人因涉嫌“拆分洗钱”被国税局盘查,查封金额达430万美元,但其中只有约五分之一属于“拆分洗钱”的刑事案。
面对这种国税局查错人、伤及平民的做法,在2014和2015年间一直屡见报端、让国税局倍感压力,并于2014年10月开始改变了政策,决定如果没有依据认为(嫌疑人)存在非法活动,将不再对1万美元以下的交易模式进行追踪调查。下面介绍拆分洗钱最容易被冤枉的实例。
1. 国税局把他一生的积蓄都收了,可他并没做坏事
17年前,肯‧古蓝(Ken Quran)离开拉马拉的消防站,搬到北卡罗莱纳州的格林维尔开了自己的便利店,当时他口袋里只有3千美元。这17年间,他每周工作70个小时,积累了15万美元以备退休;而且他和妻子、四个孩子都陆续入籍、成为美国公民。但他的美国梦却突然变成了法律的噩梦,古蓝并不知晓自己从账户提取现金的方式(多次低于1万美元)使其成为触犯联邦法律的嫌疑人。
2014年6月,美国国税局(IRS)从古蓝的银行账户查封了15.3万美元,这是他一生的积蓄,但是他并没做什么坏事。所幸的是,在经历若干个月后的煎熬后(直到2016年2月),这个北卡罗莱纳州的便利店老板终于要回了他的积蓄。
在当年6月20日,美国国税局刑事调查司以及都柏林郡的警长办公室人员一起冲进了古蓝的便利店。首先是封闭便利店、禁止顾客入内;然后警犬对店里进行了一遍地毯式搜索。在未有任何发现后,调查司的人员递给他一份“同意予以没收(Consent to Forfeiture)”的协议。(注意:一旦签署这份文件,就表示当事人“同意并自愿”放弃他所有被查封的现金。)因为古蓝的母语是阿拉伯语,他说自己英语不够好,不能完整理解文件的内容,所以拒绝签署该协议。
在被冻结所有的银行资产后,古蓝的生活陷入困境。已经61岁的古蓝,完全不知道怎么负担得起退休生活。事后,银行同意给他5万美元的信贷额度,保持生意的正常运作。要知道,国税局并未指控古蓝任何罪行,“我每周工作七天,他们无权这样对待我”,古蓝表示。
他决定求助公益机构“正义研究所”(Institute for Justice),该机构提供免费律师服务。律师罗伯特‧约翰逊(Robert Johnson)代理了古蓝的案件,代他向国税局递交申请,要求国税局返回古蓝的毕生积蓄。在递交申请六个月后,仍无任何音讯,于是律师致函给国税局专员约翰‧科斯基宁(John Koskinen),要求查询古蓝案件的申请状态。后来,国税局全额退还古蓝的冻结金额,“我们要求国税局做正确的事,然后他们有照做,”约翰逊律师说。
他说,希望古蓝的例子能激励其他人。“如果国税局愿意对古蓝做纠正,那他们也应该能对其他人做。今天的决定为‘拆分洗钱’(Structuring)的其他受害者开启一条路,取回属于他们的东西。”这不是第一起讨回查封资产的案例,这几年正义研究所代理的多宗案件,当事人都已悉数取回被冻结的资产,该机构的研究主管Dick Carpenter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
2. 有被冤枉的,但也有真正该受罚的
往往拆分洗钱都跟逃税、漏税有关系。如果有些收入来源说不清、道不明,等存入银行时就意味着要纳税。很多人都抱着侥幸的心理,瞒一点是一点,那么万一有一天被逮到,后果不堪设想。
例1:故意隐瞒资产收入 三年不纳税
2016年5月17日,奥克芒的开发商Louis Lamanna在匹兹堡的联邦法庭对“拆分洗钱”指控认罪,地区法官Arthur Schwab判决他入狱1年,罚款7万美元。
Lamanna今年50岁,根据政府律师Michael Comber陈述,Lamanna曾出售37.5万的资产,却隐瞒、未报告收入给联邦政府。此后,Lamanna及其家人故意多次以1万美元以下的金额支取这部分资产收入,以避免银行报告交易记录给国税局。
常言道,常在河边走,怎能不湿鞋。一次,当Lamanna卖出一辆汽车,他似乎太得意、忘了存取钱的“规定”,在同一天、从两家银行、分两笔业务,取出总额为1.2万美元的现金。这一下露出马脚,当这一笔现金记录被银行报告给国税局后,Lamanna就成为了暗中监督的对象,直到2012年被正式起诉。
而且国税局还查出,在2006至2008三年间,他都没有缴税,所以他还需补交三年的税款。按照认罪协议,当局同意Lamanna减刑为入狱半年,缓刑三年,以及家庭软禁六个月,以换取不起诉他的三名家庭成员。
例2:两张$9,900支票 遇损友遭殃
无独有偶,2016年1月22日,在康州62岁的Andrea Dobrozensky(简称Dobro)因提交虚假纳税申报和拆分洗钱,被地方法院法官Janet Arterton判处五个月监禁,外加五个月家庭软禁,以及一年的监督合约、外加三千美元罚款。
在2012年11月27日,Dobro在法明顿银行开出两张支票,一张给自己、另一张给David Raymond,两张支票的金额都是$... read more
17
8 月
如果你有一家有限责任合伙公司(Multi members LLC),由于转让股权或其他原因,从多位合伙人持股(multi members)状态变成单一的股权人(single member) 状态。税务会有何改变?
有限责任合伙公司-LLC
LLC是根据州法律成立的正式商业实体。有限责任公司要求的手续较少,通常启动成本较低。当您向州政府提交组织章程时,您的LLC就会开始生效,通常包括公司的名称和地址以及所有成员的姓名。您还可以拟定运营协议 (operating agreement) ,提供有关LLC合伙人如何相互关联和运营业务的规章制度。经营协议通常包含有关股权人如何出售其权益或退出LLC的详细信息。
与独资企业的合作关系
如果公司从多位合伙人持股(multi members)状态变成单一的股权人(single member) 状态,那么美国国税局就会认为您的合伙(Partnership)税务的终止,就好像您关闭了合伙企业并开设了独资企业。虽然您的公司业务将继续正常运营,但是您需要更改税类选择。那么该如何纳税, 如何申报呢?
如何改变税类选择
从多合伙人转变为单一股权所有人,有限责任合伙公司不再有资格作为合伙企业征税,因为不再有多个成员,所以您可以选择作为无视单独的实体纳税。其中LLC的利润和损失作为个人或公司传递给您。当LLC的其他成员离开时,您必须提交新的税类选择表格或写信告知国税局,表明您决定单独或作为公司纳税。例如,有两位或多位成员的有限责任合伙公司在给国税局报公司税的时候是需要申报1065表格,并且合伙人会拿到K1分红表格用来申报个人税,但是如果在一年当中公司由多位成员(Multi member) 转变成单一成员(single-member LLC), 单成员有限责任公司可以把公司税传递(passthrough)到个人税的Sch C 中合并申报并且联邦税表改用表格1040。
另外,首先更改LLC的形式需要获得现有成员的协议并完成新的组织和运营协议。最重要的一点是,因为税表的改变,美国国税局也必须了解这一变化。具体步骤如下:
第1步
获得LLC所有现有成员签署的协议,概述资产或利益的分配,单一成员支付的资金以及任何税务责任。完成对现有组织条款的修订或向其他机构提交替代条款;这将因州而异,并且可能需要在LLC运营的每个州提交文件。
第2步
起草新的运营协议,说明新LLC的运作方式。将所有资产(无论是金融投资,财产还是设备)正式转移到单一成员有限责任公司的名称中。向州或其他政府机构提交新的运营协议和任何转让文件;... read more
27
10 月
摘要:客户案例:服装出口美国被海关扣货。1)客人未注册美国公司。2)客人没有美国的雇主识别号(ein)。2)另外,申报价值很高的货物,很容易被美国海关查。服装配额是纺织品配额的组成部分。属于非关税壁垒的一种。 (更多…)
read more
05
1 月
人民币持续贬值,资金外流风险不断加大。大陆央行接连下发规定,先是于2016年12月30日规定,自2017年7月1日起,对跨境超过20万元人民币的交易,银行需要上报给央行;随后又于2016年12月31日夜间对银行下发文件,从2017年1月1日起,个人购汇申报需要细化到用途和时间,禁止在境外用于买房及证券投资。
尽管官方强调此次调整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进一步加大对洗钱、恐怖融资及腐败、偷逃税等犯罪活动的监测和打击力度,然而,外界还是敏感地猜想,中国是否将要顺势加大力度管控资金外流了,一场外汇储备保卫战是否即将打响?
央行规定被称史上最严外汇管制
从1月1日开始,希望用人民币兑换外币的中国居民将面对一大堆文书负担。在人民币贬值、外汇储备下降速度超预期的大环境之下, 被称为“史上最严外汇管制”的央行新政分别从换汇目的、换汇人员关系,以及换汇和转款环节金额等方面进行严格审查和控制。
长期关注外汇市场动态的原创公众号“老肖话移民”的作者老肖在接受美国《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不是一场单纯的外汇保卫战,是一盘复杂环境之下的‘大棋’。”
尽管2017年中国居民每人5万美元购汇额度并未缩减,但流程变得更为复杂。不但对个人购汇用途进行了更详细的调查,还界定了被称为“蚂蚁搬家”式的换汇行为,并表示实施该行为的个人将被列入个人购汇黑名单,取消两年的10万美元换汇额度。
事实上,早在2015年9月中国外汇局就曾下发特急文件,加强“蚂蚁搬家”式购汇管理,要求对个人购汇分拆交易提高警惕,必要时拒绝购汇申请。不过,一直没有严格执行。
据老肖分析,这样严格的规定与中国外汇储备下降有着必然联系。从2015年开始,中国外汇储备下降一直是各方关注的重点。在2016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出现连续第三年贬值,与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存在正相关联动的是,中国外汇储备也在持续缩水。
“中国的外汇政策,在2015年‘8·11汇改’以后,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大力强化‘资本管制’来控制外汇储备的下降,这次新政如果执行,对于移民和海外投资群体影响最大,因为‘蚂蚁搬家’是他们通常使用的方式,但在新政之后近乎不可能了。”
流程变复杂 需填明确购汇用途
被媒体和各方关注称为“史上最严外汇管制”的新政开始在中国实施,尽管这个说法从2015年,中国人民银行下属的外汇管理局对外汇金额、个人外汇业务“关注名单”进行严格要求时就被提出。
但中国对外汇的管制正在由宽至严却是不争的事实。在个人年度购汇额度重新开始计算之际,中国居民对人民币的信心将受到考验。
在每年央行新政推出一周前以及推出后,相关人士就会在公开场合表示,“个人每年5万美元的换汇额度不会缩减”。今年亦是如此,但在实际操作时却发生了变化。“办理环节繁琐了数倍,难度也提高了很多。”长期关注外汇市场的公众号“老肖话移民”的作者老肖这样对记者说道。
首先,是对换汇目的进行严格审查和过滤,控制极少数情况才可以换汇。新规规定,从2017年1月1日起,无论柜台或是网上银行办理购汇,均需要填写《个人购汇申请书》(下简称为“申请书”),明确填写购汇用途,而以前对此并未做严格要求。
《申请书》对个人购汇用途进行了更详细的调查,允许的个人经常项目下的购汇用途包括:因私旅游、境外留学、公务及商务出国、探亲、境外就医、货物贸易、非投资类保险、咨询服务及其他共9大项。
银行相关人士表示,如果学费或生活费超过5万美元,还需要提供境外学校录取书、学校相应年度或学期的学费或生活费证明等文件。除留学外,其他类别等也需要提供完整的资料证明。
值得注意的是,投资移民、购置海外房产、保险等投资类用途并不包含在《个人购汇申请书》内。也就是说,这些用途,现在不能从银行直接换汇。
其次是对换汇人员的关系进行控制,增加“关注名单”,根据《申请书》,如果违法违规套汇,除了可能被列入“关注名单”,此后两年都取消了5万购汇额度外,还可能面临逃汇金额30%左右罚款,以及5万元以下罚款。
“‘逃汇’,这是个很不常用的词汇,或许很多电脑输入法都未收录,不过,以后可能会越来越普遍。一旦涉及可能会经济处罚,就已经比之前的心理震慑威力提升了百倍以上。”老肖说。
除此以外,还对换汇和转款环节的金额进行了严格把控。将大额现金交易的人民币报告标准由20万元调整为5万元,对跨境资金交易,金融机构应当报送大额交易报告。
据老肖分析,这意味着,新政实施后,跨境汇款1万美元及等值外币都需要上报。为避免申报,很多人会想办法将换汇额度控制在小于1万美元,实际上大幅降低了外币取现的额度,提高了取现的门槛。
“这是其中特别巧妙而有效的一招,也就是降低换汇的单次幅度,提高办理频率和复杂度,让一件事情,实际上变得几乎做不成,另外,所谓申报,一般来说,就是央行给商业银行的一把尺子,松的时候没关系,严格的时候,足可以不让你过,这时候‘申报’等于‘审批’。”
蚂蚁搬家列关注名单 对移民、投资群体影响最大
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情况下,越来越多追求资产增值的中国高净值人士开始将目光投向美国、加拿大等正在复苏的经济体。无论留学、置业还是个人投资,都面临着外汇限制的窘境。
与此同时,中国人去海外置业已演变成一种趋势。据调查显示,中国买家近些年已成为悉尼、纽约地区最大的海外置业大军,且在伦敦住宅市场中也愈发活跃。
美国全国房地产经纪商协会发布的数据也显示,在购买美国房产的外国买家中,中国买家的比例一路攀升,已从2011年的9%和2013年的12%上升至2014年的16%。
因此在新规中,最受关注的是“关注名单”。“新规之后,对于‘蚂蚁搬家’,将是极为严重的影响,近乎于不可能了,这对于移民和海外投资群体影响最大。”老肖这样说道。
所谓的“蚂蚁搬家”分三种情况。5个以上不同个人,同日、隔日或连续多日分别购汇后,将外汇汇给境外同一个人或机构;个人在7日内从同一外汇储蓄帐户5次以上提取接近等值1万美元外币现钞;同一个人将其外汇储蓄帐户内存款划转至5个以上直系亲属等情况。
一位国有银行个人结售汇业务经理表示,根据行里规定,个人境外汇款每笔金额不得超过等值5万美元,而且每年最多汇三笔。这就意味着,如果一个人希望向境外汇款15万美元,需要每年购汇5万美元、连续购汇3年,才能实现这个目标。
据老肖介绍,在移民和海外投资群体中,使用“蚂蚁搬家”的方式最为普遍。尽管地下钱庄、保单抵押等方式也有少量涉及,因为此类金额普遍不高、个人不频繁,所以加强控制后,对移民、留学影响还不是很大。“比如美国EB-5投资移民,按照目前的政策最低投资额标准,加上项目管理费和律师费,大部分人需要汇出到境外57万美元左右。所以,使用‘蚂蚁搬家’是最为常见的模式,费用也最低,就是工作量稍大。这个换汇过程,也是被美国移民局一直认可的。”
专家:非单纯的外汇保卫战,而是一盘大棋
此次调整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进一步加大对洗钱、恐怖融资及腐败、偷逃税等犯罪活动的监测和打击力度。然而,一些媒体还是敏感地猜想,中国是否将要顺势加大力度管控资金外流了,一场外汇储备保卫战是否即将打响?
“央行新政,背后是在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不得不下的‘大棋’。”老肖认为,这并不是一场单纯的外汇保卫战。
据老肖观察,中国的外汇政策,在2015年“8.11汇改”以后,发生了重大的转变。这中间,央行一直在调整和尝试机制,进行“有控制”地对人民币相对美元的汇率进行“适度”地贬值。
“主要还是想:稳定人民币汇率的预期、缓慢释放人民币的贬值压力;并且遏制外汇储备急遽下降的势头,并且反复强调人民币并无贬值基础,不会大幅下滑;一切尽在掌握中。”
但内外种种因素,人民币汇率的内在下行压力实在太大、市场对人民币贬值的预期很强,这使得外汇下降的速度大大超出了央行的预期。
外汇储备下降过快,也会影响国家安全和稳定。没有标准的数据,不过一般认为,降到2万亿美元以下,会严重影响外汇调节能力和金融安全。截至2016年11月,中国外汇储备降至3.05万亿美元。虽然仍居全球第一,但相比2014年6月时的最高值,降幅已达近万亿美元。
为了控制外汇流出,大力强化“资本管制”来控制外汇储备的下降成为了央行的做法。从2015年开始,中国一边大力打击地下钱庄,一边对“国内企业的投机或避险需要”和“国内个人资产配置需要”,包括境外金融投资、购置房产、保险等,加强管理。
其中,“受灾最严重”的是香港保险。“部分人通过刷银联卡付人民币购买美元保单,然后做保单抵押或退保,等于变相把资本转移到境外。”老肖说。
2016年1月1日,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上马了新版“个人外汇业务监测系统”,全国的外汇进出信息都可以即时进行大数据统计,对于加强监管、预报问题也快捷很多。
另外,境内汇出的资金,相当一部分是去往香港。所以,香港的很多银行,政策也在收紧,从开立账户、接受资金的用途/金额/频率等等,在2016年都开始明显变严。
至于“蚂蚁搬家”,老肖认为,央行一直都知道这种做法的存在,因为相对企业部分,个人的资金外流还是小头,而且监管比较复杂、工作量大、需要基层银行大力配合;另外,社会影响比较大。
“这也是为什么2015年到2016年底,大家尽管感觉到个人换汇和汇款有所收紧,但并未彻底被堵死。‘蚂蚁搬家’尽管麻烦,但只要多一些人和境外账户,还可以用。”
外汇局澄清:个人购汇禁境外购房非新政,一直都不能做
元旦小长假,一则“个人购汇不得再用于境外购房及投资”的消息刷爆大陆网民朋友圈。对此,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相关负责人澄清表示,个人购汇用于海外购房并非新政策,个人海外购房及投资属于尚未开放的资本项目,“一直以来都不能做”。
外汇局指出,“当前中国资本账户尚未实现完全可兑换,资本项下个人对外投资只能通过规定的渠道,如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等实现。除规定的渠道外,居民个人购汇只限用于经常项下的对外支付,包括因私旅游、境外留学、公务及商务出国、探亲、境外就医、货物贸易、购买非投资类保险以及咨询服务等。”
事实上,个人购汇政策没有变化。此次改进个人外汇信息申报管理并未缩减个人购汇的用途或调整购汇额度,而是对前期政策的落实进行更为细化、精确的管理,主要涉及三方面内容:一是细化申报内容,明晰个人购付汇应遵循的规则和相应的法律责任;二是强化银行真实性、合规性审核责任;三是对个人申报进行事中事后抽查并加大惩处力度。
read more